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青海省2019年度管理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
- 分享
参会人员合影
12月13日,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青海省2019年度管理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教授出席会议,并为海西州人民医院、玉树州八一医院授牌,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郗爱旗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赖 菁教授对项目《技术流程》进行辅导授课,青海省肝病学分会主委、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路青华教授总结讲评全省项目进展情况并主持会议,感染科曹海芳主任对干扰素临床应用进行辅导,相关项目医院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海西州人民医院吴 亮副院长及海西、玉树有关医院项目医生、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和西宁地区有关医院临床医生等50人参加会议。
杨希忠秘书长讲话
杨希忠指出,我到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工作的第一站,就来到青海省组织儿童疫苗接种和肝健康教育项目。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是省内唯一的“珠峰”项目医院,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其经验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交流,近期又带动海西、玉树等地医院加入项目,这种精神值得提倡。我虽然多次来过青海,但这次感到青海变化很大,青海省四院的全面建设进步更加明显。
杨希忠秘书长全面阐述了“珠峰”项目的重要意义、基本目标、工作部署、标准要求等,介绍了国内外慢乙肝防治工作进展,分析了我国慢乙肝防治形势,分享交流了肝基会在西藏开展项目的体会。
给新增项目医院授牌
杨希忠强调,青海是国家藏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六个藏族自治州,受地域传统文化影响,有的地区少数群众寻医问诊前还要求活佛,因此,在项目医院规模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批准青海两家医院加入项目,就是希望你们在项目中更好传播科学知识。要突出项目内容的宣传,科学开展对患者的教育引导,鼓励更多患者加入项目,帮助树立战胜乙肝的信心;加强对医生培养教育,提高使用干扰素的技能,使其了解、熟悉和驾驭项目;重视搞好对社会的宣传,积极营造项目氛围,吸引人们关注项目参与项目。要着力抓好患者入组,依据临床《技术流程》、《医生手册》等,组织对患者的筛查、入组、随访、治疗等;加强对分中心医院帮带指导力度,摸索总结藏区患者入组方法,培养更多的合格临床医生,努力解决好基层人才问题。要注意开展研究,高原慢乙肝有突出特点,要着力发挥青海四院优势,紧密结合地域实际,主动开展科学研究,尤其针对高原慢乙肝患者如何实现临床治愈,要总结梳理治愈成果;项目是国家的,大数据你们也可以使用,希望青海四院发扬光荣传统,当好青藏高原慢乙肝治愈的先头兵,做到地域边远但工作“不边远”。
青海四院郗院长致辞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郗爱旗院长表示,乙肝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我院作为“珠峰”项目基地医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协调组织力量,狠抓任务落实,通过项目带动医院全面建设。认真落实项目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患者入组工作,努力治愈更多患者,造福高原人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分中心医院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帮带工作,为基层医院学习交流创造条件,共同推动项目发展。
杨希忠秘书长考察青海四院
杨希忠还考察了青海四院感染科全面建设情况,查看了软硬件发展变化,特别对其开展肝病防治诊疗情况进行具体了解,感染科主任曹海芳教授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