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党的丰功伟绩,永葆党员先进本色——肝基会党支部组织“七一”活动
- 分享
为怀党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加强党员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七一”来临之际,新组建的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党支部,6月30日上午组织全体党员,来到位于北京陶然亭公园内的高君宇烈士墓碑前,缅怀党的前辈,重温入党誓词,用身边的先辈事迹表达了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高君宇,生于1896年,山西静乐人。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北方早期著名活动家,建党初期的优秀战士。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2年1月,高君宇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5月到广州出席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委员。7月他又出席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后来,高君宇受党的委托,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当帝国主义支持反动商团发动叛乱时,高君宇率领工团军英勇奋战。在巷战激烈之际,他乘的指挥车被子弹击穿,高君宇负伤之后,不顾个人安危,裹伤再战,直至胜利。
冯玉祥在十月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高君宇随同孙中山抵京。高君宇本来就有肺病,经常咯血,在广州的紧张战斗生活,使他的身体更加孱弱。随孙中山北上,一路劳顿,病情愈加沉重。他在北京住医院后,仍一心想着党的事业。后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高君宇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周总理、邓颖超曾到这里凭悼。周总理指挥大家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用高亢的歌声悼念这两位亲密战友。
通过参观,激发了全体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党性意识,大家抒发感想感悟,表示要认真开展好“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争当合格的共产党员,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国家肝炎防控事业中去,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