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治疗临床实践基地将扩容

2015-12-17 王丹

本报讯 (记者王丹)近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举办的肝病治疗临床实践基地项目工作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表示,该项目包括核苷经治患者特色门诊项目和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两个子项目,截至目前,已惠及上万名基层医生及患者。2016年,该项目覆盖的医疗机构将从80家扩展至100家。

据介绍,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是肝炎治疗的两个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由于干扰素用于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时间较短,不少医务人员缺乏临床使用实践以及不良反应处理经验。同时,我国采用口服类药物(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的乙肝患者人数众多,但基层医生对于停药标准,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等知识掌握参差不齐。为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启动了核苷经治患者特色门诊项目和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由项目基地对基层医院进行业务支撑和技术培训。截至目前,核苷经治患者特色门诊项目已覆盖44家医院,特聘的64位项目指导专家,接受就诊患者5.7万人。此外,已有36家医院设立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特聘119位指导专家,组织近200次研修班,有2325人次肝病专科医生接受了比较正规的学习培训。

杨希忠表示,下一阶段,基地医院要进一步组织本地区中青年医生定期到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及时邀请肝病领域专家授课答疑;基地医院之间应加强横向交流,共同探讨做好核苷门诊和干扰素临床运用的办法措施;医院要为专家教授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更多方便。

                                                                                                                                                       转自 健康报(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