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2014年度总结暨2015年项目启动会在厦门隆重举行
- 分享
出席会议人员合影
2014年度“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总结暨2015年度项目启动会12月20日在厦门召开,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了授课辅导,两所医院介绍了体会做法,17所医院被确立为新基地医院,为74位项目指导专家颁发了聘书。来自全国的项目医院代表和基层医务人员共6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分别主持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权威指南均推荐干扰素作为慢性乙肝治疗的一线用药,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接受了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但是,由于干扰素用于慢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时间较短,不少医务人员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肝病治疗领域人员,尚缺乏临床使用实践以及对不良反应处理经验。因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14年发起并组织了“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这一公益性项目,旨在通过定期邀请组织肝炎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全国二三线基层医院开展院内实践、授课答疑、指导干扰素临床运用等临床实践活动。一年来,通过此项目平台,组织110多次研修班,上万名基层临床医生接受学习培训,使他们了解掌握了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诊疗的国内外最新知识和临床处理能力,开拓了科研思路,提高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陈新月和张大志教授辅导授课
各基地医院千方百计充分利用好每次教授帮助指导的机会,及时组织周边县(市)医院传染科人员与社区(乡、镇)医生参加授课辅导,项目的带动辐射作用效果显著。大家普遍感到,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是个很成功的项目。利用这次会议之机,又邀请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大志教授分别就长效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策略和从干扰素小型临床观察设计到文章发表进行了专题讲座,开阔了与会人员视野,受到高度评价和称赞。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哈尔滨传染病医院在大会介绍了项目开展的基本做法与体会,项目执行方上海艾沙信息科技公司播放项目开展视频资料。
杨希忠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讲评部署工作
杨希忠在全面总结2014年项目开展情况基础上,对2015年度该项目计划的落实,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一是要传达好会议精神。与会人员各项目医院进一步认真搞好分析总结,分享好吉林省肝胆医院和哈尔滨传染病医院的经验做法,促进2014年22家医院继续上台阶,新批准的2015年度17所项目医院,要系统搞好规划,确保起步平稳,发展规范顺利。二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参会人员要给医院领导完整系统汇报会议精神,最起码要给分管领导汇报好,说清楚这是肝基会的公益项目,不是企业行为,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三是发挥好专家的作用。我们已聘请了近120位项目专家,特别是有一些全国著名的大专家,他(她)们很忙的,能参与进来这是很难得的,一定要珍惜机会,院方工作要主动,还要注意发挥院内专家作用,也要积极加强与邻近医院联系,争取更多专家参加这个项目,要把这三类专家的作用一起发挥好。项目只开展了一年,虽然形成大论文有难,但可以写成体会文章进行交流。同时,新年度肝基会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大督导,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确保项目的公益性方向。
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