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取得显著成绩
- 分享
11月19日至20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率办公室主任王江等,到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调研督导“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进展情况。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士香等陪同调研。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权威指南均推荐干扰素作为慢性乙肝治疗的一线用药,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接受了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但是,由于干扰素用于慢乙肝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时间较短,不少医务人员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肝病治疗领域人员,尚缺乏临床使用实践以及对不良反应处理经验。为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14年发起并在22所医院设立了“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聘请了45位我国肝病防治领域著名项目指导专家,于4月份召开了项目启动会,组织了专家学术报告会,开展了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的答疑解惑。大部分项目医院按照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培训、宣传、交流等活动,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在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指导下,组织专题学术活动5次,解决疑难病例50余例,门诊诊查病例60余人次,吸引周边6个地市及县域、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200余名临床医师参加培训。此次调研,旨在调查了解该院“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进展情况,督导项目落实,进行总结分析,共同研究该项目的继续发展问题。调研中,杨希忠等系统听取了医院工作汇报,与30多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赠送了《认识肝炎 科学防治》等5类宣传资料,深入病房与7位患者及受益病人进行了互动交流等。通过调研感到,该项目为基层医院搭建了传播前沿肝病知识的平台,能使基层医务人员在与专家直接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解决临床实际难题,帮助他们了解掌握肝病防治领域新动态与前沿知识,使医院继续教育项目的内涵建设得以提升,该项目发展潜力大,深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和患者欢迎。
调研结束时,杨希忠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该院医德医风,医疗管理、项目执行情况等给予肯定,同时,要求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要狠抓学科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进一步探讨做好“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项目的方法途径,真正做好肝炎“患者教育基地”的有关工作,为肝炎防治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医务人员座谈交流
深入病房检查
与患者互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