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项目总结会在杭州召开
- 分享
6月28日,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总结会在杭州召开。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宇理事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崔钢副理事长进行会议总结。项目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庄辉院士、副主任王福生院士、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教授、项目执行委员会主任高志良教授及委员徐小元教授、张鸿飞教授、谢尧教授、鲁凤民教授、江家骥教授、谢冬英教授、李家斌教授、卢明芹教授、郭瑛教授等分别以线上线下形式出席会议。项目支持方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孙黎董事长,服务方上海艾莎公司田永谦总经理,项目单位医院代表共3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李增德秘书长、林炳亮教授、连建奇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
王宇理事长致辞
王宇在致辞中讲到,“珠峰”项目既是临床研究项目,也是公益项目,是当前慢乙肝临床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倍受行业关注。项目的设立,得到了全国各地临床专家、同行的积极响应,通过大家和各方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临床治愈8848例的目标任务。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专业期刊上发表,在美肝会、欧肝会及2025年北京亚太肝病大会上进行了分享,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实现慢乙肝功能性治愈是当前治疗手段所能达到的理想目标,这也是消除肝炎危害的重要手段。我国将发布新一轮《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25-2030年)》,积极筛查、积极预防、积极治疗、加强随访管理和开展肝癌的早期监测已成为行业的共识。我们希望大家要借我国新一轮肝炎防治规划发布的东风,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将“珠峰”项目的成功经验总结好、应用好,相互学习交流,提升肝炎治疗能力和水平,为我国早日实现消除肝炎危害贡献力量。
崔钢副理事长会议总结
杨希忠教授作项目总结报告
高志良教授作项目实践分享
孙黎董事长致辞
李增德秘书长主持会议
林炳亮教授主持会议
连建奇教授主持会议
杨希忠在总结报告中提到,项目启动七年多来,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要求,坚持公益原则,贯彻“汇聚中国专家智慧,共攀乙肝治愈高峰”指导思想,项目覆盖各省、市、自治区,400多家医院的30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筛选慢乙肝患者43349例,入组项目33466例,临床治愈10240例,临床治愈率33.8%,超额完成项目目标任务,并产生重要学术成果,有力推动了乙肝临床治愈技术普及,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深受慢乙肝患者的欢迎,形成的成果、积累的资料、建立的数据库等十分重要,难能可贵,是继续进行慢乙肝防治研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继续探索研究,把已经实现临床治愈的人群和其它入组肝病患者统一纳入慢病管理,为中国肝炎防治事业继续贡献新的力量!
高志良从学术角度给大家分享了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中国实践,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家医院推广,培训临床医生超7万人次,科普宣教约1000万人次,推动各地医疗水平均质化。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与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目标。
江家骥教授作专题报告
江家骥作了乙肝患者追求临床治愈的分阶段管理专题报告,优势人群可追求临床治愈,而非优势人群可分阶段逐渐降低表面抗原水平,最终追求临床治愈。
专家们围绕乙肝临床治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建议应用“珠峰”项目成果、经验,关注难治人群、非优势人群的临床治愈,继续探索提高乙肝临床治愈率,减少肝硬化、肝癌发生。
专家圆桌讨论
崔钢在会议总结中讲到,病毒性肝炎在全球,在我国都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关注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来到2030年要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目标。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正在论证并拟制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必将加快推进肝炎防治工作。“珠峰”项目要抓好项目成果转化运用,利用项目产生出的大量数据信息,不断地探索研究,继续重视长期随访,明确治愈者远期结局及未治愈者管理措施,继续为我国慢乙肝患者治疗不断提供新的诊疗方案,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