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夏、青海大学和宁夏高中学生扶轮乙肝健康教育与疫苗接种项目启动会在银川隆重举行张梅颖副主席出席并讲话

2010-04-29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2009年9月25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银川市召开了甘肃、宁夏、青海大学和宁夏高中学生扶轮乙肝健康教育与疫苗接种项目启动大会。会议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王炜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会理事长张梅颖,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立基,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杨希忠以及项目投资方国际扶轮3450[港、澳、蒙]区总监郑瑶璋,香港择善基金会高级执行官郑乃刚和三省(区)卫生厅、教育厅、疾控中心领导,宁夏各地市卫生局、教育局、疾控中心领导等80人出席了大会。

会上,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代表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书并进行了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立基、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杨希忠以及项目的捐助单位代表在会上作了讲话。

张梅颖副主席在启动会上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肝炎防治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肝炎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工作。在肝炎防治工作中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逐步实现肝炎防治受益人群的广覆盖。二是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卫生厅(局)要把项目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认真组织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责任,协同教育部门进行检查指导。教育厅(局)要把项目工作融入教学工作之中,既要做好项目工作,又不影响教学工作。三是各级院校要狠抓落实。认真做好项目计划提出的各项工作,保证项目在各个学校真正落实。四是宣传教育要贯穿始终。在肝炎的整个防治过程中必须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在项目开展期间,不仅仅要完成疫苗的接种,还要让每个学生增强防病意识,掌握肝炎防治的基本常识。通过大学生,把乙肝科普知识传播到学校、家庭和社区,使项目启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争取获得全体国民的积极参与,从而为彻底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杨希忠秘书长对甘肃、宁夏、青海大学和宁夏高中学生乙肝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项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个项目是由国家卫生部与国际扶伦3450区[香港、澳门、蒙古]和香港择善基金会签署立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具体承办,由甘肃、宁夏、青海卫生和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对甘、宁、青三省(区)的69所高校大学生和宁夏全部高中学生近60万人进行乙肝健康教育,对这些大学和高中学生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35万人进行疫苗补种。提高受益学生乙肝防治基本知识认识率和乙肝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乙肝病毒在学生中传播,继而扩大其社会效果,为国家提供在大学生中开展乙肝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

王立基副司长对国际扶轮3450 [港、澳、蒙] 区和香港择善基金会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协助内地开展扶贫公益活动,募集善款,慷慨捐助的行为表示了感谢。

会议还举行了宁夏企业家陈逢干和徐建平先生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捐赠仪式。陈逢干先生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捐赠了300万元;徐建平先生捐赠了200万元。张梅颖副主席为陈逢干和徐建平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杯。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豆瓣 人人网 更多